鹽津縣紀檢監察機關認真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整治,緊盯脫貧攻堅工作中的“小動作”,集中力量開展問題線索“大排查”,拓展發現問題線索深度和廣度,進一步加大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力度。今年以來,該縣共排查出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線索57件,辦結42件,正在辦理15件;問責5個單位、21名干部;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1人。
信訪舉報“篩”線索。充分運用脫貧攻堅“五級聯動”監督平臺,認真細致做好群眾來信來訪工作,及時對平臺數據進行收集、比對,對收到的信訪舉報件進行全方面深入分析研究,從中篩選出具體的問題線索。
專項檢查“摸”線索。組建檢查組、抽查組、復核組、督查督戰組,圍繞對象精準、資金使用精準、項目安排精準等扶貧重點工作開展專項檢查。通過全面專項檢查復核,從中摸排問題線索。如,在對中和鎮開展專項檢查中,發現中和鎮原人大主席王某在開展扶貧工作中,通過直接向下屬打招呼的形式,將其不符合條件的弟弟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相關問題,及時報告和調查處理,最終王某受到黨紀處分。
走訪民情“找”線索。全縣紀檢監察干部主動深入實地走訪,與群眾拉家常、談脫貧,向群眾了解有關扶貧工作情況,從群眾的言談中去發現、分析、歸納,找出問題線索。“現在國家政策太好了,不僅貧困戶有補助,不是貧困戶的養豬養雞也有補助。”就是這樣一句簡單的交流話語,卻引起了走訪紀檢監察干部的警覺,并將其作為重要問題線索進行排查,調查核實出廟壩鎮黃草社區干部在組織實施扶貧項目中,存在扶貧對象不精準、干部優親厚友的問題,最終4名干部被問責,2名干部受到黨紀處分。
部門協作“理”線索。加強與發改、財政、扶貧、審計、民政等單位和部門的橫向溝通,立足相關工作報告,共同分析研究,梳理出問題線索。并建立起定期交流聯系機制,達到密切協作、信息互通、成果共享的目的。
單位巡察“挖”線索。把扶貧領域工作開展落實情況納入巡察工作重要內容,各巡察組通過查看會議記錄、賬冊賬薄、臺賬檔案、開展個別談話、召開座談會和實地走訪等方式將存在問題進行梳理、反饋,再由巡察辦與巡察組逐一分析研判,深挖問題線索。
網絡輿情“捕”線索。密切關注縣紀委書記信箱,加強同宣傳部門的溝通聯系,做好輿情信息的登記、分類、初排工作,注重從輿情信息中,捕捉出問題線索。(劉立秋)